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

米勒.拾穗.NHM

法國奧塞美術館的鎮館之寶:米勒的「拾穗」、「晚禱」首次出國,就是到台灣借展,可說是千載難逢,雖然米勒知名度不若其他曾來台展出的文藝復興時代、巴洛克畫家名聲大,不過「拾穗」這幅畫卻因屢屢出現於月曆、廣告、「農會」大廳(?),而成為知名度最高的作品。

展場嚴禁拍照,照博物館外牆過過乾癮…

因為是開展後的第二個假日,排隊的人超多的,雖然跟我之前去故宮看莫內特展沒得比(那次真是擠到一個不行…),不過也是人山人海的盛況,還有包團來看的(這個就滿猛的~!),不知道是不是學校老師要求要來看的==(我最討厭的就是擠在畫前面拼命抄筆記、卻懶得看畫一眼的人~那就去書店買導覽就好了啊!)。

展出重點當然是米勒及「巴拉松」畫派的作品為主…啥米?是巴比松畫派?那又怎樣~反正他們只是配角罷了…主角當然是唯二用玻璃保護的「拾穗」跟「晚禱」啊!開玩笑的~其實來展的米勒作品中,也不是幅幅令人驚艷,也有讓人覺得表現平平之作(其他畫家也是),套句被「逼」來的姊夫名言:有些畫表現的真像「被地主荼毒的佃農」(我到覺得像農奴…);其實不只米勒,其他畫家的畫也幾乎都表現了中下階層農人的無奈,在畫中他們不像「樂於務農」、而是「樂天知命」,不得不然,陰鬱的配色(還是NHM打光的問題?)也洩漏了畫中玄機…當然這只是我的觀感,看看就好~

展場賣的紀念票,雖然看過真品後覺得色差有點重…

展出的不只是畫,也有表現農家風情的19世紀黑白照片集:這部份很少人去看(展場都空蕩蕩的…),不過有些取景跟表現力都是拔群之作,不輸給畫家嘔心瀝血之作,只是尺寸較小,很容易被忽略,是蠻可惜的一點…(好在哪?我只是觀眾,不是評論家,還是自己看最準啦!)

觀眾的熱情令人激賞(還是趕流行一窩蜂的結果?),不過還是有些過程令人不快:出租語音導覽非常好,可以讓觀眾更明白畫作的歷史背景及內涵,不過一群人背著導覽機「佔」在畫前,等到導覽結束才移到下一幅畫「續攤」,造成其他人的困擾;而包團導覽的更誇張,活像旅行團導遊帶觀光客看景點一樣,圍成一圈「包台」,好像在上課一樣,殊不知其他人也是買票進來的;再加上空間、動線不良(故宮巴洛克特展至少可以先繞過『進香團』去看其他畫==),都造成不少的衝突(這也暴露出台灣展覽場地的缺乏及規劃的不專業~)。

憑消費簽單換的「拾穗」明信片~還附贈爆米花一杯~

東道主罵完了,就換檢討觀眾自己了。雖然主辦單位沒有限定進場年齡,但爸媽放任小孩在展場內東奔西跑,只用繩索保護的名畫安全堪慮,更別說其他想看畫民眾的觀感了…再來就是相機的問題:毫無疑問,這類的展覽都是「NO FLASH」的,只是場內還是有手持相機的「專業人士」穿梭,我是不知道他們是否有主辦單位的許可,但是這種無視展場規則的舉動還是令人不快。不知道是否是有樣學樣,竟有人在我面前在「拾穗」作「快閃」動作,殊不知這對名畫會造成多大的傷害,自私的心態令人對觀展民眾的素質打了折扣,對日後借展的困難度也隨之加深!

現在才是剛開展而已,「亡羊補牢,猶未晚矣!」如何改善諸多令人詬病之處,也是NHM日後能否繼續爭取舉辦特展的敲門磚。在狂賣週邊撈錢之時,也該注意舉辦展覽的初衷,才能永續經營、達到博物館教化民眾藝術涵養的意義所在啊!

沒有留言: